过去五年 我们做了什么
一
致力于兴产兴业,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4%
●中国牙谷成为全国最大口腔产业集聚地,高新区入围首批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临空经济区加快成势
●县县获评全省服务业强县
●雁江、乐至评为全省“三农”工作先进区(县),安岳、乐至入围西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县
二
致力于开明开放,创新活力持续增强
●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1599亿元,来资阳投资的“六类500强”企业增至59户
●获批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资阳协同改革先行区、对外开放法治示范区,跻身2020中国外贸竞争力百强城市
●累计新增省级创新平台9个,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
●“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
●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取得实效
三
致力于融合融通,基础条件持续改善
●全市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2个百分点,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省级森林城市
●创建省级“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21个
●成安渝、成资渝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成自高铁、成达万高铁加快建设,成渝中线高铁开工建设
四
致力于共建共享,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
●城镇新增就业9.4万余人,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7.7%、9.2%
●成功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省级文明城市,入围全国文明城市提名
五
致力于善作善成,政府职能持续转变
●政府系统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统筹推进“证照分离”“多证合一”等系列改革,准入准营便利度大幅提升
●建成“12345”热线平台,网络理政能力明显增强
数据见证2021
预计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0亿元、增长9%
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5%
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11亿元、增长10%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5亿元、增长17%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8亿元、增长9.1%
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 9.2%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5%以内
●签约引进重大项目131个、投资总额1600亿元,新引进“六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17个
●保税物流中心(B型)等129个项目开工建设,临空产业新城基础设施等109个项目加快建设,现代大道北延线等34个项目竣工投用
●工业投资增速居全省第1位
●成德眉资100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同城无差别受理
●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提升至92.7%,“最多跑一次”事项基本全覆盖
●推动减税降费政策直达快享,减税降费达23.2亿元
●完成中心城区第一批道路黑化改造,打通药业路A段等3条“断头路”
●完成老旧小区改造103个、116万平方米,完成农村户厕改造2.9万户
●改扩建农村公路324公里
●雁江区城乡社区治理试点绩效评价位列全省第1
●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新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1户
●全面完成省下26件、市定16件民生实事
●城镇新增就业1.9万余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
●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90.7万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265.3万人,低保保障12.8万人
●开展主城区规范停车综合治理专项行动,新增停车位3000余个
●新开工安置房7.1万平方米,竣工59.1万平方米,返迁群众1851户
●排查整治安全隐患2.4万余处
●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26个,累计接种疫苗近340万剂次
●新侦办九类案件165件
未来五年
我们要做什么
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第五次党代会精神,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建设“成渝门户枢纽、临空新兴城市”总体定位,坚决贯彻“首位战略”,以实现“五个提升”为目标,以打造“五个城市”为支撑,以“五个聚焦”为抓手,勇担使命、追赶跨越,全力推动资阳高质量发展,努力在全省大局中展现作为、在成渝版图中赢得地位,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资阳新胜利
一
聚焦成渝主轴枢纽城市,借外力、谋合作、畅循环,提升区域发展能级
●建成轨道交通资阳线、成渝中线高铁、成渝高速扩容和成资大道、成资临空大道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物流基地、集散枢纽、分拨中心,畅通多式联运网络
●加快建设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沱江绿色发展经济带、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二
聚焦临空经济示范城市,扩增量、寻变量、提质量,塑造错位发展优势
●加快打造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中国牙谷,建设高端天然气产业技术创新示范基地、数字经济产业园、成渝电子信息产业协作配套区
●打造西部临空服务示范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打造国家优质粮油保障基地、成渝特色生态农产品加工配送基地、都市现代农业消费体验区
●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500亿元左右
三
聚焦山水魅力公园城市,扬优势、重内涵、塑特色,厚植绿色发展本底
●建成沱江城市公园,构建山水相依、兴业赋能、营城提质的立体公园城市格局
●贯通城市中环线、外环线,建成雷音大桥、碧江大桥
四
聚焦开放创新活力城市,建平台、强支撑、增活力,积蓄创新发展动能
●打造“一城一谷两基地”
●建设成渝职教创新发展基地
●推动高新区建成国家高新区、中国牙谷争创四川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推进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资阳协同改革先行区、中韩创新创业园资阳基地建设
五
聚焦幸福和谐文明城市,办实事、解难题、惠民生,增进共享发展福祉
●加快发展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
●突出“一老一小”关爱保护
2022年 坚定不移实现七个新突破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000亿元、增长8%,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3%左右,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完成省下目标
一
坚定不移落实“首位战略”
推动区域协同实现新突破
●加快轨道交通资阳线、成自高铁、蜀都大道东延线(资简段、乐简段)等项目建设,竣工投用“张老引水”工程、成资大道及5条成资“断头路”
●加快建设成资临空经济产业带,共建成资大道和成资临空大道产业走廊,协同推动天府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一区两片”连片发展,加快创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
●加快推进成达万、成渝中线高铁建设,开工建设资中经安岳至铜梁高速,做实成渝高速扩容等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实施资阳大足文旅融合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
●加快创建国家高新区,规划建设生物及电子材料产业园,全力推进口腔专科医院等项目,建成投用学术交流展览馆,推动中国牙谷科技创新研究院实质运行、科创园满企入驻、华西口腔诊疗体验中心挂牌运营,加速推进中国牙谷特色小镇建设
●聚力打造临空经济区,深化完成天府国际艺术城规划,确保川师大附属临空K12公立学校等建成招生,规划建设天府临空高端智能产业园,开工建设科创园、总部基地,加快临空产业新城基础设施建设
二
坚定不移促进招商落地
推动项目投资实现新突破
●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1500亿元以上
●引进“六类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0个以上
●各县(区)、高新区、临空经济区各引进开工建设一个投资50亿元以上的制造业项目
●全力推进13个省级重点项目,扎实推进268个市级重点项目
三
坚定不移调优做强产业
推动经济质效实现新突破
●工业增加值增长9.5%
●集聚发展口腔及医药健康产业,新签约落地企业30户以上
●开工建设安岳燃气发电项目,加快天然气第二净化厂前期工作,规划建设安岳天然气氢能化工产业园
●推动成渝电子信息创新创业园全面投用
●新增规模企业25户以上
●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
●建成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上海韵达(乐至)电商物流产业园智能快运中心建成运营
●农业增加值增长4%
●实现粮食总产量165万吨以上,出栏生猪260万头
四
坚定不移改革创新引领
推动活力释放实现新突破
●新入库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0户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营业收入达到105亿元以上
●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见到成效
●持续推动“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
●落实第二批“跨省通办”“成德眉资通办”等事项清单,确保全程网办率达98%以上
五
坚定不移统筹协调融合
推动城乡一体实现新突破
●建成三贤路,推进雷音大桥等项目建设,推动北部新城等项目开工,启动中心城区雨污分流改造,规划建设市民活动“一馆三中心”
●贯通九曲河绿道,实施城市山体公园化改造
●规划建设资阳(雁江)现代食品产业园和成资健康食品创新产业园
●启动石羊片区农文旅融合提升项目
●规划建设乐至智能绿色纺织产业园和智能农机产业园
●新(改)建农村公路900公里以上
六
坚定不移保护生态环境
推动绿色发展实现新突破
●空气优良天数率达到88%以上
●确保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82%以上
●实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800亩以上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34万亩以上
七
坚定不移提升民生福祉
推动共建共享实现新突破
●城镇新增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
●完成120个、新开工202个老旧小区改造,竣工安置房102.6万平方米,解决2000户以上群众交房和5000户以上住房办证问题
●建成投用市民服务中心
●新增公办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学位1.4万个以上
●启动建设成渝职教创新发展基地和资阳师范学校新校区
●市博物馆建成开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