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您当前的位置: 网站首页>信息正文
        创建“雁江蜜柑”品牌 推进特色产业发展
         
        信息来源:雁江区浏览次数:发布时间:2019-11-01【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为推动我区蜜柑创建品牌,推进蜜柑产业发展,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区蜜柑产业发展和品牌创建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产业规模逐步扩大、品质优势日渐凸显

        我区是长江中上游地区最大、也是全省唯一的早熟蜜柑产销基地。雁江蜜柑是西南上市最早的优秀柑桔品种,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全国区域农产品价值100强,品牌价值8.53亿元。目前,种植面积已超过23.5万亩,产值达5.6亿元,是全省第一批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了以中和镇为核心的椪柑产区,以国道321沿线和沱江河西岸的碑记、丰裕、忠义等镇为核心的蜜柑主产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重点打造沱江东岸新老“七大片区”的丹山、中和、保和、东峰、伍隍、南津、清水等镇的柑桔产业,新规划发展柑桔5.5万亩,已完成2.2万亩,品种以大雅等晚熟杂柑为主。

        二、存在主要问题

        (一)品牌意识不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建设滞后。据全国统计分析,一半以上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经济支柱产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对当地经济发展的综合贡献率和影响程度超过30%。如山东省济南市章丘的大葱在注册使用“章丘大葱”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由使用前的每公斤0.2—0.6元上升到1.2—5元,其经济价值提高明显。作为带动地方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发展标杆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目前我区还没有一件。虽然原区工商局和农业局共同打造的“雁江蜜柑”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8年被国家商标局受理,但至今尚未正式得到批准。各农业专业合作社申请注册的柑桔商标多而杂,仅碑记镇就有“半月山”“佛乐山红”“牛果山”等,未有效打造和使用。我区外销的蜜柑多借助“云南蜜柑”装箱和拉往临近的眉山、蒲江等地借其品牌外销,导致“有产品无品牌,有商标靠傍牌,有品质无标准”的尴尬局面。

        (二)缺乏能够带动区域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全区蜜柑集聚效应不强,很难实现规模化经营,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与省内先进地区相比较,差距十分明显。如广元市苍溪县,2009年、2010年先后注册了“紫云猕猴桃”“苍溪红心猕猴桃”等两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后,全县以“地标”为核心,建立了生产、加工、物流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并新组建苍溪县猕猴桃产业局(正科级)。据了解,目前苍溪县已建成11个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栽种猕猴桃38.5万亩,建有猕猴桃协会1家,成立猕猴桃专业合作社165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4个,市级9个),引进培育香港日昇、四川华朴等7家省、市级龙头企业,先后研发出猕猴桃果汁、果酒、酵素等系列深加工产品,形成研发、种植、加工、物流、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投资5000万元建成“中国红心猕猴桃交易会展中心”,成立猕猴桃研究所1个,聘请国内副教授职称以上的岗位专家5人、中级以上技术职称25人组建猕猴桃标准化生产技术创新团队,综合产值已达40亿元。苍溪县先后被授予中国红心猕猴桃第一县、国家现代化农业猕猴桃示范区等殊荣,多次获得国际农博会、西博会、商标节等农产品交易金奖。猕猴桃产业成为苍溪县脱贫奔康的支柱产业。而雁江蜜柑,2019年全区种植面积虽已达23.5万余亩,但柑橘合作社仅21个,尚无蜜柑深加工企业,更没有相关的标准化创新团队和协会,只有面积优势,规模化经营发展不足,果农“单打独斗”现象突出,“等、靠、望”小农经营,市场竞争力不强,抗风险能力不够。雁江蜜柑无产品品质标准,仅靠现有的土专家、农专社和农业服务中心的农技员,远不能满足品质保障,缺乏产品发展话语权和销售市场议价能力。在《食品安全法》对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越来越严的新要求,如不及时加大雁江蜜柑品质的引导与监管,我区的支柱农产品将面临被市场淘汰的危险。

        (三)商标品牌创建工作缺乏统筹。我们临近的简阳市,2017—2018年,连续两年投入资金170万元开展“简阳晚白桃”和“简阳羊肉汤”区域公共品牌打造,聘请专业团队设计简阳水蜜桃“小桃气、甜蜜蜜”、简阳羊肉汤“羊气暖冬”统一品牌形象,全面应用于实体包装和线上线下推广活动。以简阳特有物种“大耳朵羊”为原型设计的一对混血卡通羊宝宝:“简简”“洋羊”已作为城市吉祥物,文化品牌的打造彰显出支撑一座城市发展的基石。我区由于缺乏工作的统筹,各部门相互联系不够、沟通协作不足。政府及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制定各自的品牌发展规划时,尚未建立起更高效的工作协同、信息交换机制。在品牌包装、广告宣传、传播团队等方面投入也严重不足。没能充分运用地方文化加持品牌内涵,如《资阳县志》记载“雁江蜜柑”在唐朝时曾作为贡品,这段历史没能得到有效挖掘、包装、宣传。

        三、强化对“雁江蜜柑”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建设工作势在必行

        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具有的价值属性是无形资产,也是宣传雁江,打造“资味品牌”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可有效提升和保护我区特色农产品质量,促进地方优质特色农产品不断发展壮大,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区域知名度、带动和促进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也将发挥积极的“绿色动力”作用。针对当前我区在商标品牌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提出以下建议:

        (一)“雁江蜜柑”地标核批工作是目前品牌打造的当务之急。获悉,区政府杨杰副区长7月5日带队在全国商标节举办地银川市向国家商标局领导汇报“雁江蜜柑”地标申报工作,国家商标局反馈意见是,已于2013年8月正式批准广西南宁市隆安县无公害蔬菜协会注册使用“大雁江蔬菜”商标,按商标法规定,“雁江蜜柑”与“大雁江蔬菜”有重大冲突,不予核准。而“雁江区”是国家的行政区划,应该由我区享有专属权。区委、区政府应像保护“临江寺豆瓣”品牌一样迅速组织专门力量争取省商标局支持,积极协调国家商标局撤销“大雁江蔬菜”商标,尽快批复我区“雁江蜜柑”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二)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专门机构。要立足我区资源禀赋和生态、区域优势,坚持一个产业抓到底,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一届干到底。应尽快成立“商标品牌战略”专门机构,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具体推进“雁江蜜柑”品牌建设工作。

        (三)建立健全“雁江蜜柑”销售体系。引导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大中城市建立专卖店,专柜专销、直供直销,建立壮大职业经纪人队伍,稳定销售渠道,大力发展“雁江蜜柑”电子商务、直销配送、农超对接等新型营销模式,实现线上线下结合,生产、经营、消费无缝连接,以销售打响品牌,以品牌建设促进雁江蜜柑的市场占有率,拉长产业链。

        (四)强化宣传,打造品牌。要高度重视雁江蜜柑品牌推介工作,实施“雁江蜜柑”整体品牌形象塑造工程,挖掘有文化底蕴的历史,融入区域优势、文化特色、康养长寿等元素来制定品牌整体形象标识设计。以省、市电视台为主,辅以报刊、电台、互联网等媒体,构筑“雁江蜜柑”国内外宣传网络,办好“雁江蜜柑”地方特色农产品展销会及“雁江蜜柑节”(特邀外地各大经销商参加),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知名农产品交易会,在国内外进行联合推介、捆绑式宣传推广,不断提升“雁江蜜柑”品牌影响力。“雁江蜜柑”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正式批准后,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职能转变,让“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发挥好作用;要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农专社的关系,引导其将商标品牌工作重心转向培育全区统一打造使用的“雁江蜜柑”品牌上来。成立“雁江蜜柑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标准制定、生产指导、品牌推广、品牌保护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品牌指导站、商标品牌创业创新基地作用,抱团发展。按照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原则,由政府出资公开招投标选取具有雄厚实力或成功案例的农产品品牌营销策划团队整体负责“雁江蜜柑”公共农产品品牌打造工作。

        (五)建立国家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推广基地,为品牌支撑。充分发挥“雁江蜜柑”种植基地的引领作用,积极与省农科院、省农业厅开展合作,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实施“高位嫁接”,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实验室和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以区委区政府名义在中央、省级农科院聘请柑桔专家为我区蜜柑技术栽培、绿色防控、推广营销提供支撑。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推动蜜柑产业示范园区的物联网和大数据应用,搭建雁江蜜柑产业数据平台,利用信息手段实现对蜜柑生产全过程安全质量追溯及监管,让雁江蜜柑品质上档次上规格。加强蜜柑的网络品牌推广,促进雁江蜜柑产业从传统粗放向现代精细发展模式转变。积极构建以蜜柑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全面提升“雁江蜜柑”的创新、竞争和保障能力。

        (六)政策激励扶持及基本经费保障。农产品品牌建设是一项公益性的事业,我区应设立蜜柑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区财政每年统筹安排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开展雁江蜜柑产业标准化生产、市场培育、良种繁(选)育、科技创新等工作以及对发展蜜柑产业业绩突出贡献的乡镇和单位给予激励。

        (七)建立健全考核奖惩机制。“政府主导”还应在政策支撑、奖惩考核上得到具体体现。按照“统筹规划、分级负责、部门配合、全面推进”的原则,制订蜜柑产业发展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我区落实“雁江蜜柑”商标品牌创建工作制定工作目标、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奖惩机制,并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加强督查督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