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我区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宣传发扬我区非物质文化。近日,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我区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进行了调研。
调研组先后前往了我区非物质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石岭镇两节山老酒厂和东峰镇初级中学,实地调研两节山酒酿造现场和东峰剪纸制作工艺。在现场,委员们认真听取非遗传承人对于酿造两节山酒和剪纸制作的介绍,纷纷表示赞叹,认为:我区非物质文化一是历史悠久,如两节山酒酿造历史可追溯到近500年前;二是人文底蕴浓厚,古有“三贤”王褒、董钧、苌弘,今有“四杰”饶国华、邵子南、曹迪秋、余国桢;三是非物质文化内容丰富,有白酒酿造、艺术剪纸、“资阳河”高腔戏曲、川剧变脸、豆瓣酱古法工艺等。
在了解到我区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后,委员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一是要提高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认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文化的影响根深蒂固,它比任何其他方面的影响更为深刻,当前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丰富,需要文化来平衡精神生活,非物质文化以一种特殊的关切,给人以心灵的滋润和慰藉,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尤为重要。二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是当前文化工作者面临的紧迫任务。非物质文化是新时代构筑国家民族现代先进文化的基因,如果没有人坚持继承和保护,会使得我们的民间文化逐渐瓦解、消亡或灭绝,抓经济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了社会的民间艺术,应当全力爱护它、保护它、崇敬它、发扬它,将优秀的文化传递给子孙后代。三是建立运转协调的工作制度。我区开展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应当是全社会的职责,要在区委区政府的宏观调控下,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因素,鼓励、吸纳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同时,经费是保障,一方面政府需要投入一定的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另一方面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列入专款,促进保护和传承工作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