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江区政协开展“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活动
近年来,雁江区政协组织动员机关干部和广大政协委员积极投入到助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扎实开展“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活动,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坚持党的领导,示范引领活动开展
一是政协党组织带头示范。区政协党组高度重视,制发《关于深入开展“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的实施意见》,周密部署安排,确保活动精准推进、任务落地落实。机关党组重在抓好驻村帮扶,抽派3名同志组成驻村工作队,每年预算2万元对口帮扶老君镇和义村和协和村。机关党总支通过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等“七联”,深入开展“城乡党建结对共建”行动,提升党组织战斗力。机关党支部引导机关党员、干部通过“十个一”活动落实帮扶责任人责任,35名机关干部结对帮扶128户贫困户。今年以来,人均入户走访9次以上,为贫困户解决上学、就医、缺水等具体困难问题30余个。退休党支部发挥余热,到贫困村开展送春联、关爱留守儿童、文化惠民等活动,助力脱贫攻坚。二是政协领导带头示范。区政协党组书记亲自抓、亲自推、亲自促,党组成员、主席会成员带头抓、主动抓,5名区级领导共联系帮扶9个贫困村,坚持每两月至少到联系村走访1次,深入调研,帮助联系贫困村解决具体困难,有力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三是党员委员带头示范。各功能型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委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专委会、界别(界联)等载体和平台,带动非中共党员委员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倡导委员每年至少为脱贫攻坚做一件以上有意义的事,实现299名委员参与活动全覆盖。
二、持续用心用力,深度履职为脱贫攻坚赋能
一是积极建言资政。坚持把“我为脱贫攻坚做件事”活动作为政协履职的重要内容,准确把握党委政府工作指向,围绕脱贫攻坚工作部署安排、规划设计等重大议题调研、协商。自活动开展以来,先后召开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议和专题协商会议等48次研究脱贫攻坚工作,提交委员提案32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28期,报送“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提升脱贫攻坚质量,助推乡村振兴”等调研报告、专题协商通报5篇,提出意见建议50余条,大量意见建议得到采纳,为全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智力支持。二是加强蹲点督导。政协领导以暗访和访谈为主,座谈、实地查看和查阅资料等为辅,进到村里、入到户里,蹲点督导、挂牌督战联系的贫困村,指导镇村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帮助镇村解决村级建制调整后如何提升群众满意度、统筹帮扶力量、集体经济达标、项目资金争取等实际困难。三是落实帮扶单位责任。与和义村两委共同做好三年规划和年度脱贫计划,细化目标任务,推进高质量脱贫。协助和义村抓好产业就业扶贫,大力发展藤椒306亩,大雅柑200余亩,2019年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积极争取协调资金,帮助完善道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2月完成了2公里入户路建设,总投资45万余元,其中区政协帮扶资金10万元,实现了全村户户通水泥路目标。积极争取将和义村纳入全区千亿斤粮食项目,并结合实际追加投资10万元,延伸原提灌站渠系500米,彻底解决了8、9组旱片死角老大难问题。
三、强化责任担当,委员主体作用充分发挥
一是倡议动员聚力。向全体政协委员发出《我为扶贫攻坚做件事倡议书》,号召全体政协委员根据各自工作岗位特点、职能职责和特长实际,结合全区开展的贫困村帮扶活动,积极为雁江农村脱贫攻坚做贡献。以专委会为单位,明确年度帮扶重点工作和具体任务,实行台账式动态化管理,并纳入委员履职考核体系。二是联系群众办实事。制发《关于区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通知》,要求每位委员至少联系1—2名群众,通过走访、约谈、座谈、电话沟通、网络交流等形式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今年6月以来,深入开展全区政协委员走访群众专项活动,299名委员共走访374名群众,收集并解决群众困难问题57个。三是发挥优势出力。广大政协委员主动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进村入户,积极开展视察调研、就业培训、提供岗位、资助贫困学子、义诊、文化下乡等活动,竭诚为群众排忧解难。仅2020年1-6月,共计开展与脱贫攻坚工作相关的政协履职589件,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教育等方面做好事实事173件。